多肉植物在人們的一貫印象中,都是好看好養的代表!
但是,很多人卻反饋說, 多肉并不好養,少不留神植株就「徒長攤大餅」,長得丑極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落差」?
其實,多數時候都和人們 「太勤快」息息相關。
養多肉,有時候,舍得「放養」反而會收獲更多的驚喜!
像我認識的一位女士!
因為把多肉遺忘在角落里,整整3年沒換盆土悉心栽培,結果卻出人意料地好!
當然, 這并不是建議大家在養殖多肉的時候都對其「不管不問」,而是要「管到適當的地方,并且掌握住尺寸」,這樣多肉才會越長越好!
▼土壤方面
多肉植物需要長期的生長在干燥的土壤環境中,因此在準備土壤的時候,我們需要強調土壤的疏松透氣性。
一般選擇砂質土為主,其他的萬能營養土為輔,按照沙質土占據50%~70%的比重來混合搭配制作出理想的基質。
另外,種植多肉植物之前還需要對土壤全面殺菌消毒,而采用的消毒劑就是多菌靈,可以將其直接混入到土壤中,比重占0.1%;
或者是勾兌成濃度適宜的水溶肥,直接代替普通的自來水做「定根水」!
▼環境方面
環境通風以及溫度的變化會直接影響到多肉植物的生命安全,因此在養殖多肉植物的過程中,如果想要規避不必要的問題,通常是需要保證環境溫度處于適宜多肉植物生長的狀態。
一般環境溫度為15~25℃之間,多肉長勢最快!
高于35℃或低于5℃,多肉植物就會休眠,停止生長!
▼水分方面
為什麼在外形上,多肉和尋常的植物差別怎麼大?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前者更耐旱。
在干旱的環境中,它的葉子儲備了大量的水分,以防不時之需!
因此在養殖多肉植物的期間,不想多肉植物因為生長的環境太過于安逸,而出現葉子攤大餅或扁大變丑,通常是需要嚴格的控水。
一般在土壤干透的情況下才需要澆水!特別是在空氣濕度比較大的夏季和秋季,通常在葉片出現枯萎變軟等缺水信號時再去澆水也不遲!
《多年盆栽養殖多肉積攢的經驗分享》
在春秋階段環境溫度穩定時,7天左右澆水一次;
夏季10~15天澆水一次;
冬季在沒有空調、地暖等調控溫度的情況下,間隔30~40天澆水一次即可!
▼采光方面
光照強度的不同對多肉植物造成的影響是不同的。一般多肉天生喜歡生長在陽光明媚的環境中,但是為了防止它的葉子因為見光時間過長或過短而出現各種各樣的負面現象,通常是每天給予6~10個小時的光照,并且酌情的根據自然環境溫度的變化來調整盆栽所在的位置,選擇讓其接受全天日照,還是只接受散漫光線。
一般在環境溫度為15~26℃之間的時候多肉長勢最猛,因此,當自然環境溫度也處于這個范圍內時,我們可以讓多肉植物全天都待在光照之下,并且盡量地安置在露天通風的位置上。如果自然環境超過了這個范圍,那麼,即使我們調控盆栽所在的環境溫度處于這個范圍內,依舊需要隔離太陽直射光!
不然,隨著溫度升高而不斷增強的太陽光將會灼傷多肉植物的葉子,留下難看的斑點。
自然,如果自然環境溫度偏低于適宜多肉植物生長的溫度時,那麼就盡量的延長光照來彌補光照強度不夠的劣勢,但是多肉每天沐浴在光照中的時間不可以超過10個小時!
▼養分方面
多肉成長以及繁殖下一代的養分主要來源為土壤和施肥。
而土壤中的營養物質會隨著種植多肉時間的年增長而不斷的變少,且土壤會因為營養物質變少而結塊,直接威脅到多肉植物的生存,因此,養殖多肉期間,即使沒有出現重大失誤導致土壤板結或積水長毛,間隔一到兩年依舊需要更換一次土壤!
而且在多肉處于生長旺季時,一個月需要往土壤內施加2~3次由多肉專用營養液勾兌而成的水溶肥,全面補充氮磷鉀鈣等18種微量元素。
綜述
上面就是多年養殖多肉植物積攢下的經驗!希望對肉友們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