酢漿草,很多地方也叫它三葉草,它的株型矮小,開花多又艷麗,養護非常簡單,是最容易種植的草花盆栽品種之一,很受花友們的喜愛。初春時節正是種植酢漿草的好季節,春天養一盆酢漿草,可以從春天一直開到秋天。秋天植株休眠之后,再給它翻個盆,便會收獲好多酢漿草種球,還能作為禮物送給親朋好友。
現在剛剛過了新年,馬上就要到立春了。伴隨著春天的到來,天氣會逐漸暖和起來。因為全國各地的氣候不同,回暖程度會有很大差別,所以筆者無法給出播種酢漿草的具體日期。花友們需要根據自己當地的溫度變化來判斷,只要當地氣溫在15~25度之間,就是最適合播種的時候。
酢漿草的品種非常多,顏色也很多變,有春植和秋植兩個大類。春植品種在春初種下,秋植品種在秋末種植。 我們在春天種植酢漿草的話,要選擇春植品種, 千萬不要買錯品種。
酢漿草的種子并不貴,如果不是稀有或熱門的品種,幾塊十幾塊錢就能買十顆左右。酢漿草種球的外形類似大蒜瓣,不過比大蒜要小很多,大約是蝌蚪的大小,種植的時候小心不要弄丟。
酢漿草屬于淺根系花卉,不需要用太深的花盆栽種。深花盆容納土壤量太多,酢漿草的根系無法深入下部土層,很容易造成花盆積水,引發爛根。我們盡量選擇寬口、略淺的花盆栽種。
(發芽的酢漿草)
看到買回家的酢漿草種子頂端冒出像豆芽菜一樣的小芽,就可以進行播種了。準備一些營養土,普通營養土就行。先往花盆里填入一些土壤,大約在6~7分滿左右,然后把種球的小芽朝上插在土壤上。插種子的時候要注意均勻分布,種子之間不要離得太近。用營養土把花盆填滿至8~9分滿, 種子上覆蓋的土壤不能太多,大約覆蓋3~4厘米厚度土壤即可。最后給花盆澆透水,放在溫度15~25度的地方。
在酢漿草小芽還沒有破土之前,要格外注意澆水。澆水不能太勤快,不然土壤過度潮濕,土里的小芽很容易爛。保持土壤略微偏干一點,土壤表面發白干燥之后,用手指深入土面下2~3厘米處。指尖感到干燥了,再給它澆水,若是指尖感到土壤還是潮濕的,那就無需澆水。
酢漿草播種之后,只要環境溫度合適,澆水適當,其他方面基本是不需要管的,它很快就能自己生根發芽。嫩芽破土之后,就需要充足的光照來進行光合作用了,花友們要把花盆挪動到光照充足的位置,很快小嫩芽就會開枝散葉,一個月左右就能長成滿滿一盆。
酢漿草的生長周期非常短,嫩芽破土后大約1個多月的時間就能開花。開花之前,我們主要給它施氮磷鉀均衡型的肥料。有了花苞之后,就要改為高磷鉀元素的促花肥料。酢漿草不耐濃肥,施肥用量一定不能多,按照說明書比例將肥料稀釋以后,每次給一點點就可以了。用不了多久,酢漿草就能花開爆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