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米蘭作為既可觀葉又能賞花的芳香型花卉,受到很多花友的追捧,青璃也是其中一員。一直以來,青璃都很注重米蘭夏秋花期與冬季休眠期的養護,而忽略了春季。直到有一年,在夏秋季節一樣的養護,卻花開不旺,這才發現其實春季才是米蘭日常養護的難點。俗話說米蘭「冬天好過,春天難養」,如果春季管理不到位,很容影響后期的生長與開花,甚至會導致米蘭死亡。
今天青璃就跟大家分享一下米蘭春季的養護經驗:
一、逐步出室:謹防寒風吹襲
米蘭喜光,不少花友在剛剛立春之初,就把米蘭移至戶外養護,讓其充分就收光照,以便快速從休眠中恢復活力。室外養護的確好處多多,除了光照要比室內充足以外,通風透氣性也要好的多。但在春季,尤其是在初春時 天氣變化還是比較劇烈的。像青璃所在的北方,明明感覺快要入夏了,但是一場「倒春寒」來襲就又宛如回到了冬季。而恰恰 米蘭特別害怕寒風吹襲,室外養護時如不注意天氣預報,米蘭被凍傷凍死的情況時有發生。
如不想過度去關注天氣情況,可在 清明過后,天氣逐步穩定后,再行考慮米蘭出室。但需要注意的是,就算要移出室外,也不可一蹴而就——預正式出室前幾天,在中午天氣暖和的時候,將米蘭放在室外接受充分光照,傍晚天氣涼的時候收回室內;或中午把窗戶打開,讓米蘭適應戶外的天氣。也就是說最好等米蘭習慣了室外的天氣,再徹底放在室外養護。
二、更換盆土:增添根部活力
春季是萬物復蘇的季節,米蘭也不例外。經過前一年的生長及營養消耗,原盆內的植株根系可能比較擁擠,另外植土的肥力也可能滿足不了即將到來的生長季所需了,這時就需要酌情考慮換盆換土了。
1、換盆
在米蘭移出室外一周左右,植株基本適應外部環境后,就可以考慮換盆了。 換盆一方面可以通過所換的大盆為植株新一年的生長提供充足的根系發育空間;另一方面也可以趁此機會補充一些基肥,為春季的生長打下基礎。
可以根據米蘭植株的大小,選擇合適的植盆栽植。若米蘭較上一年長高許多,可以選擇大一號的植盆,反之,若植株有因病害局部死亡的情況,則要視剩余株型大小適當改選小一號的植盆。新的植盆在使用前,最好曬曬太陽消消毒,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將植盆泡在用多菌靈、百菌清等殺菌劑制成溶液里面1-2小時,這樣尤其對使用過的老舊盆的殺菌效果更好,米蘭定植后的病害發生率也會低一些。
米蘭的根部以毛細根為主,換盆時注意不要打碎全部的原有宿土,修掉病根爛根即可,以免損傷根部,影響米蘭的正常生長。新盆消毒后,可在盆底預鋪些配土后鋪些適量的腐熟餅肥、魚骨粉作為基肥,再填入一層植土以隔開基肥后將米蘭放入,最后填滿植土并輕輕壓實后澆透水,放在陰涼處緩苗,一周左右就可以接受光照正常養護了。
2、換土
當然了,若米蘭一直在控高,植株始終保持在同一高度,根系也沒有發育到植盆盛不下的情況下,則還可以使用原來的植盆,僅僅換土即可。
米蘭經過了一年的生長消耗,土壤漸漸板結,疏松度和排水性都會有所下降,土壤肥力也消耗的差不多了,而且還有可能潛藏一些蟲卵或霉菌。所以為了讓米蘭在新一季繼續保持健康生長的話,就需要給米蘭換土了。
換土可以在換盆時順便進行,但注意不要將米蘭根部所帶的土壤全部更換。這樣做特別容易傷根,重新定植后,植株即便可以成活,但是緩苗期會很長,有時甚至因傷及元氣會在當年不再開花或開花稀疏。 所以一定要保留些米蘭根部中心的一些原土,一來可以保護這里面的主根不會受到傷害,二來也讓米蘭對新植土的適應也有個緩沖,只替換植株根系包括盆面的最外圍的一層植土即可。
3、松土
當然有時植土肥沃度還可以的話,雖然不需要換土,但最好也要翻一下土,通過疏松一下根部附近的土壤,來改善土壤的疏松透氣性,以增加米蘭根部的活力。
而翻土雖然要比換土操作相對簡單一些,但翻土不僅僅只為翻土,最好還要順便殺殺蟲消消毒,有條件的話還可以補充些有機肥(有機肥肥性溫和,施多了也不容易燒苗)。所以一般在立春過后,先用吡蟲啉、百菌清等殺蟲殺菌藥劑按使用說明兌水灌根,先殺一殺霉菌和蟲卵。
帶植土稍干一些后,也就是植土相對松軟而又不怎麼泥濘的時候,用小鏟子輕翻米蘭植株周圍,疏松約1-2厘米的淺層土壤,注意不要傷及根部。若想順便補肥,還可以備一些如腐熟發酵好的豆渣、麻餅或禽畜類糞肥等預先鋪面,在翻土時順便與植土混合而達到補肥的目的。 補肥時要注意,尤其像糞肥類有機肥一般含菌量和潛藏蟲卵比較多,處理不好反而會適得其反,所以這類糞肥最好在烈日下翻曬幾天,待消毒殺滅蟲卵后才能使用。
三、充足光照:促進茁壯成長
養過米蘭的花友們可能深有體會,米蘭真的是特別喜陽的一種花卉。每天日照時間長的米蘭植株無論株態還是病蟲害發生率都要比接受光照時間短的要好一些。尤其是開花時,充足的光照會使米蘭的香氣更加濃郁。春季作為米蘭復蘇的季節,加上強度也比較溫和,更要保證它的光照了。
所以家養米蘭一般是將其置于南向陽台或露台環境下養護,讓其每天接受日照的時間最好在8小時以上。日照過短的植株即便肥足也容易徒長,枝條瘦弱,葉片變黃,嚴重時還會影響開花。
四、修剪抹芽:營養供給優勢枝條
1、修剪:米蘭在室內過冬,會因病蟲害或自然的生理性老化而出現一些病枯枝。在春天移出室外之時,要進行一次修剪,除了剪去病枯枝外,一些生長過密枝也要剪去。 這樣一方面可以增加通風和光照,盡可能的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另一方面可以集中養分供給優勢枝條,使植株更加美觀。
2、抹芽:冬季米蘭若在15℃以上養護,頂枝很容易萌發新芽,這些新芽如果全部萌發的話,發育出的新枝新葉不僅會影響株型,甚至可能還會消耗大量營養而影響夏秋季的開花。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時,就需要根據株型特點,適當的抹去一些可能影響株型的芽子,才能為將來的開花打好基礎。
3、留花芽:這一點主要是對于植土不怎麼肥沃時說的——在春末米蘭長出新稍時,要除去黃褐色絨毛狀的葉芽,以便為所保留的花芽(綠色帶白)的開放節省營養。
五、合理澆水:緩慢增長須控量
隨著天氣的逐步回暖,米蘭的生理活動逐漸加劇,這時候澆水過少又會造成葉緣干枯、卷曲、脫落,因此最好逐漸增加澆水頻次,以保證米蘭的生長需求。 但需要注意的是,澆水「見干見濕」即可,澆水不可過多。如果用手稍微碰動一下或晃動花盆葉子,米蘭就會落葉,則說明水量過大,葉柄已經和枝條產生離層,葉綠素減少,影響了光合作用。
另外,若在換盆、松土時有補充基肥,此時則無需額外再施加肥料。
六、重在預防:病蟲害防患于未然
蟲卵和病菌多在土壤中越冬,上文中有提到,更換消過毒的培養土或松土結合殺蟲藥灌根可以消滅一部分病蟲害的源頭。另外,修剪過密枝,加強通風透光,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在高溫多濕下易患的病害,如炭疽病、米蘭黃化癥、煤污病等。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措施可以預防病蟲害:
1、常用清水擦拭葉片
白蛾蠟蟬的成蟲可以在茂密的枝葉上過冬,第二年春季在葉間產卵;而煤污病則會在葉面上形成一層黑霉,影響米蘭的光合作用。因此最好定時用清水擦拭葉面,以盡可能地沖洗掉蟲卵和黑霉層。
2、適當補充微量肥
雖然氮磷鉀三元素是大部分花卉的主肥,但是一些微量元素如鐵硼錳鈣等元素在植物的生長過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這類微量元素除了直接參與構成植株各部位器官組織外,還有一部分構成了植物的抗感染類物質,相當于植物的「免疫系統」。這類元素施量不必太多,一年1-2次即可,但對于植株的抗病性卻是大有好處的。
總結:
總的來說,春季養護米蘭需要注意6個要點: 讓米蘭逐漸適應室外環境,不可操之過急;最好進行換盆換土,再不濟也要松一下土,增加根部活力;每天接受8小時以上的溫和光照;修剪枯枝病枝,抹去劣勢葉芽,集中力量供給優勢枝條和花芽;逐步增加澆水頻次,注意控制水量;預防病蟲害,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