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花種草,沒有想象中那麼容易,需要經常澆水、施肥、修剪等等,時間久了,養花也會變成一種習慣。有些花友因為沒有掌握好一些養花技巧,形成了錯誤的習慣,反而把家里的花草養死了。今天小編為大家分享4個養花好習慣,都是老花友們多年總結的經驗。學會了以后,讓你的花草越長越旺盛,來了解一下吧~
1、每1~2年換一次盆土
自然界中的花草,幾乎都生長在土地里。人類為了能在家中欣賞到他們,會把花草移栽到花盆里栽種。花盆里的空間較小,能容納的土壤也有限。當我們把花草栽入花盆里以后,大概1~2年后,花草的根系會將花盆里大部分的空間侵占。花友們給花草換盆,脫掉花盆后,就會看到土壤好像被根系「吃掉」一樣。
在花草根系占滿花盆以后,如果我們不及時換盆,花盆中的土壤會越來越少,植物能吸收到的養分也跟著減少。時間久了會嚴重影響到花草正常生長,出現葉片發黃發枯、枝條不冒新芽,不長新葉,不開花等一系列營養不良的問題。因此為了家里花草的健康,需要定期為他們換盆。通常來說,盆栽小苗建議每年換盆1次,3年以上的大苗建議每1~2年翻盆換土1次。
2、自來水曬一曬再澆花
很多經驗豐富的老花友,會在花園里準備一個水缸或者大水桶,先把自來水儲存進水缸里,在太陽下曬一段時間后才用來澆花。這種方法看似很奇怪,其實里面有很深的道理。
為了飲用安全,自來水廠給水消毒殺菌,因此家里的自來水中多多少少都會含有殘留的氯氣。微量殘留的氯氣對人體沒有多大影響,但是花草的對這種物質比較敏感,長年累月地使用對根系生長不利。將自來水放在太陽下曬一兩天,氯氣基本上就會揮發掉了,再拿來澆花,對花草更好。
3、夏季高溫不施肥
對于大部分花卉品種來說,春季和秋季是最適合施肥的季節。這兩個季節天氣不寒不熱,溫度合適,花草生長速度很快,施肥可以為植物及時補充營養。夏季天氣過于炎熱, 除了沙漠玫瑰、三角梅等特殊耐熱的植物外,絕大多數花卉品種都在高溫下停滯生長,本身并不需要補充營養,施肥后植物根本吸收不了,反而會造成土壤肥料濃度上升,引發肥害。
4、每隔一段時間就轉動花盆
萬物生長靠太陽,花卉植物也不例外,再耐陰的花卉完全不接受陽光也無法生存。室內采光一般都不太好,往往只能通過單側窗戶接受陽光。花草盆栽養在室內,只能一面被陽光照射到,其他地方都接受不到陽光。時間久了,花草就會朝著向陽的那一邊生長,最后長成一個「歪脖子」,十分難看。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有經驗的老花友養護室內盆栽時會每隔1~2周給花盆轉動一下方向,讓整個植株都能均勻地接受陽光。這樣養出的花草株型更加整齊,觀賞價值更高。